新闻热点

诗人马蒂亚斯·波利蒂基朗诵会与讲座——“自然之诗与诗之自然”

Lesung von Matthias Politycki

Naturlyrik und die Natur der Lyrik

 

20181017日,德国著名作家、诗人马蒂亚斯·波利蒂基(Matthias Politycki)博士受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和德语系的邀请,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525教室主讲“北京大学人文讲座第155讲”:“自然之诗与诗之自然”。讲座由北京大学德语系副教授胡蔚老师主持。波利蒂基博士被誉为德国作家中的环球旅行者,有《价值重估?——尼采眼中的德语文学》(德古意特出版社)《婆娘小说》《180天环游世界》《撒马尔罕,撒马尔罕》《彼岸故事》《惊人的美丽、遥远与狂野——为什么我们要旅行,旅行时我在想什么》等三十多部小说、散文集、诗歌集。20189-10月,他受上海作家协会和歌德协会的邀请成为上海驻市作家

波利蒂基本次讲座围绕2018年新出版的诗集《诗歌全集2017-1987》展开。波利蒂基从中选取和朗诵了15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诗,中文翻译由8德语系同学完成并朗诵。波利蒂基对每首诗歌进行了背景介绍与文本解读,这15首诗歌多为波利蒂基在世界各地的旅途中受到启发所作。随后,波利蒂基以《自然之诗,城市之诗,爱情之诗,生活之诗——为何写诗和对诗歌的期待为题发表了诗学演讲。波利蒂基从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诗歌写作都是他疏解愁绪、倾注情感、将倾斜的世界重新规正的方式。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自然、爱情、城市、生活都是在他的诗作中相互融合的主题。在他看来,自然包含了生活中一切重大的主题,一直都在为诗人提供着契合的意象;城市看似与自然相对立,但当人的主体性在城市生活中陷入危机时,诗歌仍是他寻求庇护的方式,适用于自然诗的一切对城市诗同样有效;爱情并非仅仅是对一位特定的相思对象,而是对以上世间万物的情感;而自然、城市、爱情、旅途等等都是他生命中的不同片段,生活本身及包含的所有就是诗歌的源头。

波利蒂基提到,他对诗歌的期待是能够对读者有所触动,从而传递隐藏其中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沟通是双向的:他也从自己未来的读者中找到了理解自己的人。在他看来,一切的前提是作家与读者平等的地位——作家不可故作神秘置于公众之上,不求被读者理解——这也正是波利蒂基对一昧注重形式创新的先锋派持保留意见的原因。先锋派往往并不能够真正触动读者的内心;因为只有以生命去讲述,渴望立即被人理解的诗歌才能如此。波利蒂基强调文学的可读性,认为文学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作家自己;作家更应该作为服务者,为顾客,即为读者进行写作。

        讲座气氛热烈,教室内座无虚席,波利蒂基与在场五十多位师生就诗歌在现今时代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德语系谷裕教授、卢白羽老师、毛明超老师、石书乔老师出席并积极与诗人进行了讨论。  (刘汐雅 撰稿,潘诗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