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北京大学德语系2018级新生见面会圆满举行

9月21日下午四点半,北京大学德语系在燕园大厦638会议室举行了2018级新生见面会。

见面会由系主任黄燎宇教授主持。出席老师还包括谷裕教授、王建教授、罗炜教授,李昌珂教授、胡蔚副教授、李睿博士、梁晶晶博士、卢白羽博士、林琳博士。18级全体本科、研究生新生全部到场。首先,各位老师向新生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回答了本科新生在学习之初遇到的一些疑惑。接着,各位老师针对18级新生的情况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黄燎宇老师谈到了“文化帝国”的概念,指出学习德语的出路不仅是翻译和文学研究。在德语系,同学们学习的是德意志文化。德意志文化包罗万象,文学、哲学、社会学,不一而足,所以德语系的学生在拥有了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是各大人文社科院系的“香饽饽”,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具有与别人不同的视野,这是别的院系不可替代的。

谷裕老师追忆了自己了的青春年代,回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岁月,谷老师神采飞扬:“我是1987年进入北京大学德语系的,当时大家很放得开,做什么都有,谈恋爱的,开舞会的,办诗社的……你们也可以尽情地放开手脚去尝试,在本科阶段尽可能地多地去丰富自己。专业学习最不能放松,可能你们一上来会被艰涩的德语弄怕了,但是大家不要怕,总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的师资力量多么丰厚,大家要珍惜啊,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谷老师的话宽慰了纷纷对“一上来就是外教上课,百分之八十靠比划”表示畏惧和倍受折磨的新生们饱受伤害的心。

王建老师鼓励新生们不要因为语言关卡过不去就对德国文化德国文学望而却步,可以借助母语对德国的情况先投石问路一番,借助前辈的译介挖挖德国文化的宝库。对德国的任一方面感兴趣都可以,不一定要拘泥于我们德文系教授的擅长领域,爱军事可以研究二战,爱哲学可以钻研黑费谢马,爱律法可以钻研德国法律。王老师说“君子不器”,利用好德语语言这一工具。

罗炜老师强调了本科生在一二年级过语言关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两年德语只是打下一个最基本的根基,三四年级才是真正打磨德语能力的时期,这让同学们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前景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同时,罗老师也鼓励大一新生在德语著述中译本的帮助下开展德语文化研究。

李昌珂老师指出,德语人才在各方面都十分稀缺,并提醒新生慎重考虑转系事宜,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再进行选择。李老师还以学姐为例,告诉同学们德语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尤其是在跨国企业与国际学术组织中,能够为它的使用者带来很多可贵的机会,开启当初想不到的人生道路。

胡蔚老师介绍了北大的德语系拥有国内最丰富的资源——师资雄厚,囊括德语专业的翘楚;德语系在一年级将为新生开设全系老师参加的攒讲课,鼓励本科生申请科研基金,跟随老师就感兴趣的题目从事科研工作,同学们在大三有出国交流的机会;高水平学术交流讲座机会丰富;外交部每年都会来外国语学院遴选人才等等。胡老师告诫同学们,四年光阴一晃而过,希望同学们把握好学习节奏,珍惜来之不易的优渥学习环境。

李睿老师用《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勉励同学们,希望大家首先要培养起学习德语的兴趣,这样后面的难关都迎刃而解。

梁晶晶老师叮嘱说,在德语系,学生也许会收到六七十分的成绩,这对于曾经是各个高中佼佼者的新同学们会是从未有过的挫败。但北大的德语系是优秀的集体,在这里排名低不代表学术能力差,贵在坚持。对于新生来说,这是一剂重要的预防针。

见面会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进行,以新生班长的总结发言收尾。结束时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相信新生们在这次见面会中收获颇丰,对自己即将开始的专业又有了更深的认识。